阿里店铺|百度爱采购|English  宝鸡市永益钛制品有限公司官网!
全国服务热线

0917-339016815349173880

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

首页 >> 新闻资讯 >> 技术资料

热处理制度对航空船舶制造化工等工业用TC11钛合金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

发布时间:2025-07-11 11:59:07 浏览次数 :

引言

钛及钛合金材料因其自身的优异特性,如密度低、耐低温、耐高温、比强度高、耐腐蚀性佳等诸多优点成为众多学科的研究对象[1-3]。钛及钛合金材料不仅在航空航天、船舶制造、化工、兵器等工业领域广泛应用,在超导材料领域、医学材料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[4-6]。而 TC11 钛合金作为众多 α+β 型热强钛合金中热强性能好的合金之一,是新型航空装备上开始应用的一种新型钛合金,具有较高室温强度及良好的热加工工艺性能,主要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压气机盘、叶片、鼓筒及飞机结构件等零件[7−10] 。随着航空领域技术的不断发展,航空零件的制造对钛合金的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,其性能与材料内部组织结构密切相关,通过采用合适的热处理工艺进行内部显微组织的调控,可获得具有优异组织性能的钛合金零件[11−13]。

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在热处理制度对 TC11 的相演变行为及力学性能方面有了大量研究,如王金惠等]14]通过采取正交实验法,试验出了固溶处理与时效应处理的最佳处理温度与时间;王宏权等[15]研究了 β 锻造温度及固溶温度对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,结果表明,固溶温度的升高会导致初生 α 相含量减少,合金强度下降。但大量文献中其高温性能与组织演变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较少。本文以 TC11 钛合金为研究对象,通过改变热处理制度,研究不同热处理工艺下 TC11 钛合金显微组织结构与高温力学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,为进一步对该合金的应用及发展提供基本参数和性能指标。

1 实验材料与方法

1.1 实验材料

实验所用 TC11 合金采用粒度适度的海绵钛、海绵铝、铝钼合金、钛硅合金、二氧化钛、铝豆等。按名义配比进行预混,将混料均匀的原料压制成电极块,再将电极块按照混料顺序交叉排列进行真空焊接,经过 3 次真空熔炼得到铸锭,经开坯、锻造及棒圆工艺加工成 φ300 mm 的棒材(相变点为 1010~1015 ℃)。棒材材料的化学成分见表 1。

表 1 TC11合金化学成分(质量分数/%)

TiAlMoZrSiFeCNHO
Bal.6.603.381.740.3000.0330.0040.0040.0000.13

1.2 实验方法

对 TC11 合金进行热处理(热处理制度见表 2)。经热处理后的试样采用徕卡金相显微镜(LEICA DM2700M)观察微观组织形貌特征,并获取金相组织照片。通过 INSTRON 万能试验机测试合金的室温及高温(500、700、900 ℃)力学性能,拉伸速率均为 1 mm/min,每组测试 3 个平行试样取平均值。

表 2 热处理制度

编号退火工艺时效工艺
A950 ℃×2 h, AC530 ℃×6 h, AC
B960 ℃×2 h, AC530 ℃×6 h, AC
C970 ℃×2 h, AC530 ℃×6 h, AC

2、试验结果与讨论

2.1 显微组织分析

图 1 是 TC11 钛合金不同退火工艺处理后的显微组织照片。由图可见,经热处理后,TC11 钛合金的显微组织由初生等轴 α 相、针状次生 α 相和 β 相组成。随着热处理温度的逐渐升高,初生等轴 α 相的晶粒尺寸增大,百分含量占比逐渐减小,β 相含量占比逐渐增大,并且伴随着针状次生 α 相的增多。这是因为在热处理温度接近相变点的过程中,初生等轴 α 相的热稳定性下降,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回溶,使得合金中的初生等轴 α 相减少,β 相含量增大,析出针状次生 α 相的驱动力增强,从而使冷却过程中的针状次生 α 相含量的升高且细小弥散,同时未溶解的初生等轴 α 相晶粒逐渐长大[16]。

截图20250722120721.png

2.2 热处理温度对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

表 3 是不同热处理制度下 TC11 的室温力学性能数据。可以发现,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,抗拉伸强度(R m )和屈服强度(R0.2 p0.2 )呈下降趋势,断裂伸长率(A)和断面收缩率(Z)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。其中,热处理 A 制度和热处理 B 制度下的 TC11 合金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相差不大,但是断裂伸长率与断面收缩率方面有明显差异,在热处理 B 制度下 TC11 合金会获得更高的塑性,因此在热处理 B 制度(960 ℃×2 h, AC+530 ℃×6 h, AC)下会获得良好的强塑性匹配,此时 R m 为 1 089 MPa,R0.2 p0.2 为 976 MPa,A 为 19%,Z 为 51%。

表 3 不同热处理制度下TC11的室温力学性能

编号R m /MPaR0.2 p0.2 /MPaA/%Z/%
A1 1441 04615.046.0
B1 08997619.051.0
C1 05494411.532.0

2.3 热处理温度对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

图 2 是不同热处理制度下对 TC11 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,表 4 是不同热处理制度下 TC11 的高温力学性能数据。可以发现,在同一热处理制度下,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,合金 Rm 和 Rp0.2 呈下降趋势,A 和 Z 呈现升高的趋势。

未标题-1.jpg

表 4 不同热处理制度下TC11的高温力学性能

编号温度/℃R m /MPaR0.2 p0.2 /MPaA/%Z/%
A15007715841971
A27003982523384
A39001214211499
B15007595801763
B27004222632981
B3900115169898
C15007125491441
C27004392671847
C3900982511598

2.4 高温拉伸断口分析

图 3 是不同热处理制度下 TC11 的高温拉伸断口照片。可以看出 500 ℃高温拉伸断口部分显现为“台阶”状的裂痕,呈现部分韧性断裂特征,但不是很明显,其断口形貌为解理断裂,表现为韧性较差;而 900 ℃高温拉伸断口呈现出大小不等的韧窝状结构,为韧性断裂特征。

未标题-2.jpg

3 结论

1)随着热处理温度的逐渐升高,初生等轴 α 相的晶粒尺寸增大,百分含量占比逐渐减小,β 相含量占比逐渐增大,并且伴随有针状次生 α 相的增多。

2)在室温使用环境下,TC11 合金在热处理 B 制度(960 ℃×2 h, AC+530 ℃×6 h, AC)下会获得良好的强塑性匹配,此时抗拉伸强度为 1 089 MPa,屈服强度为 976 MPa,断裂伸长率为 19%,断面收缩率为 51%。

3)在 500 ℃高温使用环境下,热处理 A 制度(950 ℃×2 h, AC+530 ℃×6 h, AC)下合金的力学性能最优,抗拉伸强度为 771 MPa,屈服强度为 584 MPa,断裂伸长率为 19%,断面收缩率为 71%,相比于热处理 C 制度(970 ℃×2 h, AC+530 ℃×6 h, AC)下处理分别提高了 8.2%、6.3%、35%、73%。

4)在 500 ℃以上使用环境下,晶粒越细小的合金,高温强度反而降低,与室温力学性能恰恰相反,此时为获得良好的强塑性匹配,选用热处理制度 B(960 ℃×2 h, AC+530 ℃×6 h, AC)最佳。

参考文献

[1] 赵永庆. 我国创新研制的主要船舶用钛合金及应用[J]. 中国材料进展, 2014, 33(7): 398-404.

[2] LANG B, ZHANG T C, LI X H, GUO D.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of a TC11 titanium alloy during linear friction welding[J].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, 2010, 45(22): 6218-6224.

[3] 潘婷, 李东亚, 成明, 等. Ti-6Al-4V 钛合金热处理性能的研究进展[J]. 热加工工艺, 2023, 52(8): 12-15.

[4] 于振涛, 余森, 程军, 等. 新型医用钛合金材料的研发和应用现状[J]. 金属学报, 2017, 53(10): 1238-1264.

[5] CORDEIRO J M, BARAO V A R. Is there scientific evidence favoring the substitution of commercially pure titanium with titanium alloy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dental implants? [J]. Materials Science & Engineering: C, 2017, 71: 1201-1215.

[6] QIU J J, YANG T T, LI Y F, et al. Au@Ag@Pt core-shell nanorods regulating Ag release behavior endow titanium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biocompatibility [J]. Rare Metals, 2021, 41: 630-638.

[7] 邵娟. 钛合金及其应用研究进展[J].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, 2007(4): 61-65.

[8] 唐光昕, 朱荣俊. TC11 合金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显微组织分析[J]. 稀有金属, 2002(2): 146-148.

[9] 吴晨, 马保飞, 赵静琴, 等. 延时淬火对航天器固件用 TC4 钛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[J]. 金属热处理, 2023, 48(12): 135-139.

[10] 杨树智, 张钧, 杨晓欣. TC4 钛合金混合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发展[J]. 铸造技术, 2023, 44(11): 977-987.

[11] 王金惠. TC11 钛合金的高温变形行为及热处理工艺对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[D]. 长沙: 中南大学, 2010.

[12] 韩栋, 毛小南, 张鹏奇, 等. 双面退火温度对高强 TC11 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[J].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, 2010, 20(S1): 577-580.

[13] 赵伟. 航空用 TC4 钛合金散热结构 SLM 制备及热处理强化与组织性能研究[D]. 济南: 山东建筑大学, 2023.

[14] 王金惠, 夏长清, 陈永勤, 等. 热处理工艺对 TC11 钛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[J]. 金属热处理, 2010(1): 81-85.

[15] 王宏权, 李建元, 郭辉, 等. 热变形及热处理工艺对 TC11 钛合金材料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[J]. 热加工工艺, 2017(13): 160-162,165.

[16] 商国强, 张晓波, 王新南, 等. 显微组织对 TB17 钛合金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[J].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, 2024, 53(2): 529-536.

[17] 李瑞峰, 张智鑫, 唐斌, 等. TC18 钛合金大规模棒材热变形行为研究进展[J]. 铸造技术, 2024, 45(4): 316-327.

[18] 张磊, 张晨辉, 何春梅, 等. TC21 钛合金固溶时效处理对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[J]. 铸造技术, 2023, 44(10): 929-934.

[19] 刘运红, 杨毅, 黄涛, 等. 固溶时效处理对新型高强度钛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[J]. 航空制造技术, 2023, 66(8): 93-99.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yongyiti.com/ziliao/672.html

相关链接

Copyright @ 2021 宝鸡市永益钛制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   ICP备案号:陕ICP备16019465号    钛锻件网站在线统计
@ 2021 宝鸡市永益钛制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在线客服
客服电话

全国免费服务热线
0917 - 3390168
扫一扫

yongyiti.com
永益钛手机网

返回顶部